高考之后,明显感到学生学习动力和社会(尤其是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戛然而止,把考上大学作为终极目标(或者接近终极目标),而不是把考大学纳入孩子整个规划人生之中,甚至灌输一些渺茫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一致于我们的学生存在幻想和侥幸心里,放松自己,或者说是不知道为何学习。
学生进入大学,宛如断了线的风筝,不受约束地游弋在茫茫浩瀚的天空,等到他们想驻下脚步思考一下未来时,忽然发现光阴似箭,大学时光已过半,已无回天之力,只好醉死梦生,守株待兔,祈盼奇迹发生。
为了帮助大学生找回内在的学习动力和缩短寻找目标、寻找方向的时间,尽早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已迫在眉睫。
组员:赵福佑、刘如钢和全体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焦培刚、王玉霞、王爽、王鹏飞、曾庆凯、刘元涛、陈锋、盛凯、冀川)
(1)全面把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方法和内容,负责监督和考核工作;
(2)统筹教学环节与学生生涯规划的协同问题,协调好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党团工作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1)在学院的总体部署下,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专业特长,就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2)在教学活动中,始终把“服务于学生”和“服务于学生的未来”作为自己教学的标尺;
(3)言传身教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
(4)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因材施教地帮助学生找到适合其自己的发展路径;
(8)坚持不懈地做好每一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1)建立定期接待制度。固定接待时间和地点,每周定期接待学生咨询;
(2)建立一般指导与重点筛选相结合的制度。研究掌握学生面临的共性问题,并能够对筛选出的共性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同时,也要及时掌握个性问题,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咨询活动,并具有可操作性;
(3)建立师生互动,家长参与的机制,实现学生、老师与家长的共赢;
(4)建立“一切皆为学生”的教育理念。“教学”就是为了“育人”,“育人”就要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做好生涯指导和规划就是挖掘潜能、激发学生动力的有效手段。
(1)组长每学期:至少给每个年级开1次专题讲座,召开1次学生骨干会议,给每个自然班召开1次座谈会,每周保证1小时接待学生咨询,组织4次专题研讨和协调会;
(2)成员(班主任):每学期至少与家长沟通1次,与每一位学生单独交谈1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召开4次班会,8次学生骨干会议。时刻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及发展动态,及时了解家长预期设想;
(3)成员(任课老师):第一次开课时都要用一定时间(≥20分钟),阐述本课程与学生生涯规划的关系,授课过程中适时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强化认识和了解。下课后(或课间)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原则要掌握≥50%以上的学生状况并进行有效指导;
(4)其他成员有义务解答学生生涯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得拒绝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敷衍了事,原则上每学期咨询不少于50人次;
(5)充分利用现代手段(网站、QQ、微信、短信)开展咨询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