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航空学院成立于2013年,是学校“路海空轨”综合交通专业布局四足鼎立之一足,民航特色鲜明。
航空学院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32人,博士率高达60%;享有山东省特殊津贴1人,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1人,获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立项支持团队3个,获济南市青年创新先锋荣誉称号1人。
学院拥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飞行器性能分析、智能检测与应用特色实验室” 和“山东省机场道路智能除冰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济南市飞行器设计、运维与智能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有航空实验中心、航空虚拟仿真中心和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等教学实践实验室。2023年获批山东省航空航天学会科普教育基地。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市厅级以上纵向课题近30项,企业委托项目110余项,发表包括《中国科学》《美国化学会志》等期刊在内的高水平学术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各类社会力量奖10余项;多项科创成果转化落地,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
近5年,学院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荣获教学成果奖省级一等奖1项,校级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培育1项;教研教改项目获省级3项、市厅级1项;教学比赛荣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部级4项。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科技活动,设有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每年承办山东省大学生创意飞行器设计大赛,并组织参加全国航模大赛、全国无人机设计大赛和全国CAD/CAM大赛等赛项,近5年,荣获国家级奖项约340项、省部级奖项约270项;每年组织参加全国航空航天类本科毕业设计成果交流会,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同场比拼,已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优秀奖8项。通过组织参加上述赛事,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学院与青岛九天国际飞行学院有限公司、山河星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亮捷教育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联合成立现代航空产业学院,深入开展学科专业共建。与山东太古、时代低空(山东)、海南航空公司、华夏航空公司等国内外知名航空公司、飞机维修及制造企业和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培养、就业开辟了广阔空间。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现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博士化率高达90%,大部分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近五年共获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建成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实验平台及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以上教改项目3项。获批2个山东省省级科研平台,1个济南市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航空科普基地。截止目前,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5项,累计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22项,累计到账经费1200余万元;其中科研成果转化超过180余万元。学生培养方面,近五年,学生在各类科技比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50余项,包括“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互联网+”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全国重要赛事。
该专业设置飞行器智能制造与飞行器运维两个专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现代飞机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先进集成制造和精密零件加工等高端制造行业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飞机运行监控、故障诊断、飞机维护和修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近三年,学生就业率稳步增长,常年保持在94%以上,就业单位涵盖山东航空、南方航空等各大航空公司以及包括山东太古飞机在内的飞机维修公司。近三年考研率保持20%以上,并逐年稳步提升,部分学生顺利考入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高水平航空航天类高校。
飞行技术专业
飞行技术专业以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为指导,以航空器驾驶技能综合提升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民用航空领域人才需求,能够胜任航空器驾驶员或者飞行教员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采取2+2联合培养模式,采用飞行理论结合飞行训练、学历教育结合职业教育的无缝衔接模式,毕业时学生可获得相关执业资格。目前,已有青岛航空、湖南航空、春秋航空、华夏航空、首都航空、乌鲁木齐航空、青岛九天国际飞行学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云翼国际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海南航空学校责任有限公司等国内多家航空公司和航校委托我校招收飞行学员。本专业自2018年开办之初即开启国际化办学之路,2019级起开始筛选学生赴美国学飞。
学校与航校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师资共享。学校教师专业背景深厚、教学能力突出、教科研成果丰硕,英语教师及专业课教师均能胜任专业课程的双语或全英语授课;航校教员水平高超、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培养的学生不仅政治立场坚定、作风优良,而且技术精湛、英语能力较强。他们已经与华夏航空、春秋航空等多家知名航空公司以及青岛九天等航校签订了就业协议,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全部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近五年来,主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7项,主持企业委托课题3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获授权专利3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项,拥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2个。
面向低空经济发展需求,毕业生可在无人机应用、交通运输、航空制造等行业从事无人机结构设计工程师、飞行控制系统开发工程师、无人机智能运营工程师等工作。
Copyright © 山东交通学院航空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海棠路5001号 联系电话0531-80683995.邮政编码:250357